爱读小说
繁体版

第518章 作为国都的条件(1/2)

爱读小说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52dus.cc

    庆忌也不得不承认,范蠡劝谏他迁都于宛地,可能是存着一些私心的。

    毕竟,范蠡生于宛地,是那里的本地人……

   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?

    真的吗?

    只见伍子胥反唇相讥道:“少伯,不是我说你,夏朝定都的是邓地,而非宛地。若邓地有王气,干宛地何事?”

    “再者说,夏朝这么多年,迁徙的都城太多,不胜枚举。莫说是宛地,怕是连邓地都不一定有‘王气’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范蠡深感无语。

    不过,一时间,范蠡还真的不好辩驳。

    南阳这一片地方,囊括的地域可不小,基本上是当年夏人居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正如伍子胥所说,夏王朝还是迁徙形式的建立,就是过渡时期的建立。

    所以,夏朝没有从头到尾固定的一个都城。

    首先,夏王朝的第一个都城阳城,主要是在大禹治水年代建立的王朝制度,后来建立的都城。

    其次,夏王朝第二个都城斟鄩,也就是夏王朝第三任王朝的建立可能是在斟鄩这个作为都城。

    最后,夏王朝的第三个都城邓地。

    夏王朝曾经多次在邓地设立过都城,以便于可以兴盛自己的国家和部族。

    至于宛地和邓地是不是一个当年,不好说。

    就庆忌所知道的,现在的宛地与邓地相隔数百里,的确跟夏朝的都城搭不上关系。

    范蠡硬是要将自己的家乡宛地和人家邓地扯上关系,二者混淆在一起,庆忌也不能反驳。

    毕竟,上古流传下来的史料并不多,有可能宛地就是夏王朝所定立的国都“邓林”。

    地理方位差不多,只是真的不能确定具体在哪个地方。

    “大王,请明鉴!”

    范蠡正色道:“以臣度之,宛地及其附近城邑,可为我吴国新都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若有北上逐鹿,称霸天下之志,应当迁都于宛,以待时变!”

    对于范蠡的这一主张,庆忌眯着眼睛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其实范蠡的想法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毕竟,一个国家的都城,相当于是政治中心、军事中心。

    而南阳这个地方,不仅是夏朝的诞生地,华夏文明奠基之地,还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。

    再者,南阳的土地肥沃,人口相对稠密,有着发达的铸铜业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。

    最后则是南阳地位位置优越,三山环绕,易守难攻,进可攻,退可守,实属难得。

    作为一座军事重镇,或者是商业之都,南阳东有资格,也有这样的底蕴。

    只是,用南阳充当吴国的都城,庆忌还是有些犹豫的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从南阳出兵,很快就能抵达中原。

    从吴国现在的都城金陵出兵,则是不然。

    金陵距离中原,尤其是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实在是太远了,鞭长莫及。

    劳师远征的情况下,可能还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。

    而且其中被消耗的粮秣会更多,实在是不划算!

    就跟范蠡说的一样,如果庆忌真的有心跟晋国一决高下,逐鹿中原,最好是迁都于宛地。

    这样,吴国才能真的在中原站住脚跟,立于不败之地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,国都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,经济中心则是相对而言比较次要。

    像是吴国,主力大军会驻扎在金陵城附近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庆忌自然是可以退一步,将南阳作为吴国的一座军事重镇。

    但是,谁来领兵?

    数万人的兵马,就跟不久前的吴国君臣危机一样。

    稍有不慎,领兵的大将反叛,届时庆忌必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   庆忌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,实际上也不愿意大将常年领兵在外。

    因为大将一旦反叛,后果十分严重。

    “大王,臣以为大王应当三思。”

    伍子胥低着头道:“作为国都,必须要具备五个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其一,地面要平坦开阔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水源要充足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,交通要便利。”

    “其四,周围要山水环绕,便于防守。”

    “其五,经济要发达。”

    “都城作为全国的中心,各种补给需求量巨大,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,”

    庆忌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要找一个地方作为都城,尤其是大国的都城,条件是十分苛刻的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地势平坦,还要四周有山水环绕,可以抵挡敌人的来犯。

    像是北宋的开封。

    开封地势平坦,方圆几百里的平原,北方入侵,跨过黄河就是直接被暴露的开封。

    历史上金军不费周折就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“510274334” 立即领双份红包